京ICP備2022018928號-30 投訴舉報:315 541 185@qq.com
一、代位繼承的內容:
①由先于被繼承人死亡的被繼承人的子女的晚輩直系血親,代替該已死亡的被繼承人的子女,作為第一順序的繼承人,分配該已死亡的子女可以分得的遺產份額。
②代位繼承沒有輩數的限制。
③喪偶兒媳對公婆、喪偶女婿對岳父、岳母,無論其是否再婚,依繼承法第十二條規(guī)定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時,不影響其子女代位繼承。
二、代位繼承和轉繼承的處理
代位繼承是指被繼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繼承人死亡,由被繼承人的子女的晚輩直系血親代位繼承。代位繼承人一般只能繼承他的父親或者母親有權繼承的遺產份額。雖然兩者從表象上看很相似,但對它們處理并不相同。
1、對代位繼承的處理。
《繼承法》第11條規(guī)定:“被繼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子女的晚輩直系血親代位繼承。代位繼承人一般只能繼承他的父親或母親有權繼承的遺產份額。”代位繼承以子女先于父母死亡為適用的前提條件,代位繼承人也只限于被代位繼承人的晚輩直系血親。所以在處理代位繼承糾紛時一定要明確和把握以下幾點:一是被代位人須為先于被繼承人死亡的子女,這是我國代位繼承的前提條件,也是我國代位繼承制度的鮮明特征。二是代位繼承人不受輩數的限制,亦即代位人可以是被代位人的子女、孫子女、外孫子女、曾孫子女、曾外孫子女等,這進一步解釋說明了“晚輩直系血親”的范圍。三是代位繼承是被代位繼承人的“晚輩直系血親”中規(guī)定的“血親”是既包括自然血親,同時也包括擬制血親,即被繼承人的養(yǎng)子女和已形成撫養(yǎng)關系的繼子女的所生子女;被繼承人親生子女的養(yǎng)子女和已形成撫養(yǎng)關系的繼子女;被繼承人養(yǎng)子女的養(yǎng)子女;與被繼承人已形成撫養(yǎng)關系的繼子女的養(yǎng)子女,均可作為代位繼承人。四是被代位人未喪失繼承權,代位繼承人所繼承的財產是本應由被代位人所繼承的那部分,如果被代位人喪失了繼承權,那么相應的代位繼承人也不能繼承財產。五是代位繼承只適用于法定繼承。遺囑繼承不發(fā)生代位繼承,遺囑繼承人先于被繼承人死亡的,遺囑不得執(zhí)行,按照法定繼承來繼承。六是在代位繼承中,配偶不得互相代位繼承,即丈夫為被代位人時,妻不代夫,妻子為被代位人時,夫不代妻。只能由其晚輩直系血親進行代位繼承。七是發(fā)生代位繼承時,代位人替代被代位人的繼承地位與第一順序的繼承人共同繼承,代位繼承人與第一順序繼承人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如果第一順序沒有其他繼承人,那么代位繼承將作為唯一的繼承人,取得全部遺產。
2、對轉繼承的處理。
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五十二條規(guī)定“繼承開始后,繼承人沒有表示放棄繼承權,并在遺產分割前死亡,其繼承遺產的權利轉移給他的合法繼承人”和第五十三條規(guī)定“繼承開始后,受贈人表示接受遺贈,并于遺產分割前死亡的,其接受遺贈的權利移轉給他的繼承人”的規(guī)定,在處理轉繼承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只有在被繼承人死亡之后,遺產分割之前,繼承人也相繼死亡,才發(fā)生轉繼承;二是只有繼承人在前述的時間內死亡而未實際取得遺產,而不是放棄繼承權;三是只能由繼承人的法定繼承人直接分割被繼承人的遺產;四是轉繼承人一般只能繼承其被轉繼承人應得的遣產份額;五是轉繼承人可以是被繼承人的直系血親,也可以是被繼承人的其他法定繼承人。
高樓住宅玻璃炸裂應該找誰處理
回復:可以建議您先找一下物業(yè),由物業(yè)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