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備2022018928號-30 投訴舉報:315 541 185@qq.com
Powered by 名律網(wǎng) Copyright ? 名律網(wǎng)版權所有
乘人之危簽訂的合同屬于可撤銷合同,當事人可向法院申請撤銷該合同,以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網(wǎng)友咨詢:
【資料圖】
乘人之危簽訂的合同法律效力如何?
吉林中瀚律師事務所劉驁律師解答:
乘人之危簽訂的合同屬于可撤銷合同,當事人可向法院申請撤銷該合同,以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法律規(guī)定,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脅迫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或一方利用對方處于危困狀態(tài)、缺乏判斷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為成立時顯失公平的,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吉林中瀚律師事務所劉驁律師解析:
乘人之危需要滿足以下條件:
1、一方當事人處于危難處境或者緊迫需要。
2、行為人有乘人之危的行為,使對方迫于無奈(非真實意思表示)而與之訂立了合同。
3、行為人具有主觀上的故意。
4、受害人的意思表示對自己嚴重不利。
合同被撤銷或者確定不發(fā)生效力后,行為人因該行為取得的財產(chǎn),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由此所受到的損失;各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
【法律法規(guī)】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五十條,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脅迫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脅迫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一條,一方利用對方處于危困狀態(tài)、缺乏判斷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為成立時顯失公平的,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條,民事法律行為無效、被撤銷或者確定不發(fā)生效力后,行為人因該行為取得的財產(chǎn),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由此所受到的損失;各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其規(guī)定。
劉驁律師簡介
曾任建筑業(yè)大型央企法律顧問,對公司法律顧問、建設工程糾紛、合同糾紛、勞動爭議等訴訟或非訴訟法律業(yè)務有一定見解。處理過多起糾紛案件,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