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備2022018928號-30 投訴舉報:315 541 185@qq.com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炒股時,很多股民在乎的時消息獲得的數量,指標博弈因素以及廣泛的研究能力等,但實際上,更需要的是獨立思考,以及做減法你的思路,即當我們自己有持續(xù)研究和關注的能力后,外部很多因素是應該屏蔽的,因為這些因素會形成干擾,以及誘惑,當屏蔽掉很多外在的東西更容易讓投資者去耐心等待和堅守價值的初心。“研究成本”容易形成熱門股的陷阱研究成本是我們博弈行業(yè)時,相對隱藏的因素,卻時時刻刻都存在。比如說,同一個行業(yè),兩家公司,基本面差不多的情況下,我們大多數人選擇的是那個自己熟悉的,研究比較多的公司;這是因為已經付出了功課,相比于陌生的個股,需要重新研究來說,熟悉品種的研究成本是最低的。當然,這里面說的熟悉和研究,是真的付出了時間和實實在在的功課的,不是說覺得自己懂了,起碼有幾個因素要了解,行業(yè)的盈利模式;行業(yè)經歷過的低谷與高峰,以及導致這樣走勢的相關因素;還有相關公司在行業(yè)中的地位,以及優(yōu)勢特征等,這些才是博弈時必備的。
必須承認行業(yè)研究是有明顯成本的
在《理解“下跌時你不在,上漲時沒有你”的利潤路徑》中,提到過行業(yè)的低迷與亢奮時,容易過分悲觀與樂觀,哪怕是芒格、巴菲特等都躲不開這樣的錯誤。這其實也揭示“研究成本”的關鍵,因為市場的冷、熱會導致大量資本,以及研究報告涌入,這樣就會導致投資者心態(tài)和操作策略上的諸多改變。因此,玉名建議投資者要屏蔽一些因素,而堅持自己做相關研究,這樣會有諸多好處。
大家可以思考,這樣的現象經常是否出現?一個行業(yè)之前無人問津,甚至一個研究員都沒有,但突然就鋪天蓋地都是研究員分析報告的情況。比如說之前新能源的光伏、風電、新能車等都是典型,這個產生的就是行業(yè)研究成本因素。這是源于市場機會足夠豐富,而哪怕是機構,其研究員的時間也是有限的,精力也是有限的;而且這個市場的新東西也層出不窮,概念和題材很多,不可能都覆蓋到,自然是什么熱門研究什么,而面對大量報告的時候,股民的研究成本自然是最低的,甚至不需要做任何思考,直接抄作業(yè)即可,越是這個時候,越要小心。
比如說,基金什么時候推銷白酒股最猛?恰恰是在一波反彈到行業(yè)熱門的階段。如2020下半年,各路機構都在熱議,行業(yè)基本面,大藍籌,看疫情都改變不了消費,高端白酒的永續(xù)特性……這些都對,畢竟?jié)q了,而且隨后也在活躍,但2021年初,當行業(yè)筑頂,隨后持續(xù)走弱的時候,這些因素也都在,所以這個未必是好的買點,而是一波行情到了尾端最瘋狂的沖刺階段,各路資金都在扎堆分享最后的利潤。但從行業(yè)角度,真正的低點是在2018年,茅臺季報冷增長,遭遇全球藍籌股跳水,包括蘋果都出現單季度近40%下跌的時候,這個時候,外部都沒有關注,因為研究成本很高,都是需要自己思考和分析的,但往往這個時候獲得的是真實的,有效的因素。
2022年的新能源也是如此,大量資本和機構、媒體都熱衷的時候,是在2022年下半年,尤其是當比-亞-迪銷量超過特斯拉的時候,很多人都在憧憬新能源黃金發(fā)展十年了;而這個時候,連巴菲特都害怕了,趕快跑,幾乎清倉式減持。實際上,當板塊很熱的時候,全市場研究得都很透徹,市場效率很高,很容易定價,炒高之后,自然很難有好的走勢,因此,對投資者來說,一定不要什么熱門就博弈什么;縱然這個時候,研究成本很低,但你看到的很可能是過分樂觀,甚至只有樂觀的因素,很多因素被忽略了,而不真實了。這也解釋了“下跌時你不在,上漲時沒有你”的意義,研究行業(yè)一定要全周期的,才能更好地甄別風險與機會。接下來,我們來繼續(xù)思考屏蔽因素。